坐落於新北市新莊區的新城牙醫診所(以下簡稱新城牙醫),由院長袁旺泉一手主持,靠著老院長妙手回春的多年執業技術,讓成立不過四年的新城牙醫,成為新莊家喻戶曉的口腔保健第一品牌。
家住雲林古坑的袁旺泉本是農家子弟出生,從小父親就時常叮嚀他,若有興趣就往其他方面發展,不用繼承家業務農,袁旺泉也不負父親的鼓勵,受中醫專家外祖父的影響,讓袁旺泉自高中開始就訂定目標行醫,希望能靠自己的力量、自身的雙手幫助患者。
奠定目標後努力實現,袁旺泉達成自身期盼,順利從臺灣大學醫學院牙醫學系畢業,並到美國取得醫務管理碩士;一路於署立台北醫院擔任牙科主治醫師直到主任,同時在母校臺大醫院口腔外科兼任門診、提攜後進。除了執業外,袁旺泉也積極參與國內外許多學術研討會,希望能替患者找到更舒適有效的治療方式。
袁旺泉表示,自己曾診治過不少願意花重金解決缺牙困擾的患者,但那時的醫療技術主要是替患者打造舒適的假牙,隨著患者的年歲漸長,牙齦及齒槽骨萎縮會導致患者愈來愈戴不住假牙,為此,袁旺泉與師長、同儕開始著手植牙技術研究,堪稱臺灣引進植牙治療先驅。
袁旺泉說:「植牙技術的歷史可追朔至二十世紀中期瑞典的骨科醫師的研究,站在病人的立場,全口牙齒只要滿二十四顆,就能達到七成以上的咬合功能,且近年的植牙技術能突破牙床骨萎縮的限制,是許多年長病患的口腔良藥」。
在植牙技術還不普及的三十年前,袁旺泉就曾請貿易商進口設備、材料,打造植牙所需要的設備,待臺灣整體經濟水準提高後,植牙需求日益增大,市場才逐漸普及。
以牙齒、口腔外科醫術與醫務管理的雙重專業,將署立台北醫院經營得有聲有色的袁旺泉,平日除了要處理門診湧入大量病患、住院病人,更分神鑽研醫療技術。
巔峰時期,除了有門診病患外,一天還可能遇上四、五位因車禍而住院的病患,需做口腔復健,憑藉著助人的熱情,袁旺泉經常連續開刀十一、二小時未曾休息。
同時,他還研究發展出特殊牙床墊高整合技術,幫助多位因牙床太低無法做假牙的病人得以如願。
二○○七年,剛從署立台北醫院牙科主任退休的袁旺泉,一週仍有九個門診時段需要看診,但卸下醫院工作的他,工時更彈性,便做起醫學外交來,他說:「從前在醫院就曾替國外募名而來的貴賓看診,現在當然也能憑藉技術,到更多有需要的國家義診」!
在眾多交流經驗中,去年至外蒙古義診的經驗讓最讓他記憶猶新,袁旺泉表示,雖然臺灣與蒙古並無邦交,但蒙古幅員廣大,醫療人才短缺,當地許多醫院設備老舊待翻新,以至於每年仍有約三十萬的蒙古人民需到鄰近國家求診, 這樣的國情背景,讓這次的旅程更加有意義。
除此之外,袁旺泉過去也曾與俄羅斯、菲律賓、伊朗等地來台進修的醫師作指導與學術交流。至於國內,他更語出驚人的表示自己曾在樂生療養院與服務。自日治時期開始,樂生療養院便是強制收容癩病(俗稱痲瘋病)病患之場所,在許多人都害怕癩病的年代,他穿上醫師袍,進駐服務,袁旺泉說:「癩病病人也會有口腔醫療上的需求,那個時候也沒想太多,覺得有病人就該去醫治!」而如今袁旺泉依然保持每年回家鄉義診的習慣 。
問起學經歷亮眼的他,為何選在新莊區而非臺北市區開診時,袁旺泉只表示,這附近有很多居民早期都從中南部北上打拚,中小企業林立比起臺北市更缺乏牙醫。
談到現在的臺灣牙醫現況,袁旺泉認為植牙普及的好處是醫療平民化,但削價競爭難免對整體醫療品質造成傷害,新城牙醫能做的,就是堅持做到最好,非衛生署通過的材料不用,院內甚至設立媲美醫學中心級的消毒設備,為的就是讓患者在診所也能擁有最好的醫療品質。
目前,新城牙醫將持續追求最強的醫療團隊,從植牙到矯正各有專醫負責,院內另有口腔衛生師、牙醫技工等完整進駐。目前袁旺泉的兒子也是新生代牙醫,新城牙醫將薪火相傳永續經營。
相較於多數牙醫診所一進門看到赤裸裸的牙科治療床,新城牙醫一樓映入眼中的是親切的櫃台,患者上到二樓首先會經過透明地板的小徑、看見紓解緊張情緒的小型庭園造景,最後進到獨立診間,環境設計不僅具備巧思更兼具隱私性,若覺得大醫院的壓迫感太強,不妨到新城牙醫來,享受醫學中心級的治療。
類 別: | 媒體報導 | 建立日期: | 2017/02/15 | |
日期範圍: | 2017/02/15 ~ | 資料來源: | 新城牙醫診所 |